-
- 学院简介领导之窗机构设置地理位置
- 社院新闻市州社院统战要闻
- 党建工作
- 培训动态教师介绍教务管理
- 科研动态科研成果课题管理
- 统战理论民族宗教华夏与丝路新的社会阶层
- 交流动态
-
- 网络教育平台非公经济网教平台学习秘书
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继承弘扬革命精神
2020-11-11 来源: 阅读(12168)
走进中国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让我们深深感到,河西走廊不仅承载着古丝绸之路的灿烂文明,还记录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一段震古烁今、感天动地的革命历史。
进入纪念馆,讲解员为我们翻开了1936年的那段历史记忆,给我们讲述了1936年那个时代的悲壮惨烈,那个时代的英雄气概!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师后,红四方面军总部及第5军、第9军、第30军共21800余人,根据中革军委命令,从甘肃省靖远县渡过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后因战场形势变化,渡河部队组成西路军,转战河西走廊。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同敌人殊死搏斗,历时半年之久,歼敌25000余人。在战略上有力策应了河东红军主力的斗争,促进了西安事变的解决。
在纪念馆里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图片,再现了当年西路军英勇奋战、血战祁连山的悲壮历程。一个普通的红色书箱在纪念馆里陈列着,这是革命烈士杨克明曾经用过的物品,是杨克明夫人魏俊淑捐赠给纪念馆的,这个箱子饱含着魏俊淑老人对丈夫杨克明烈士五十多年的期盼,五十多年的怀念和深情。纪念馆里有一棵老榕树,他记载着一位女战士被活活钉死在这棵榕树上的英勇就义的故事,据讲解员说这棵榕树依然生长在高台县,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这位革命先烈的英雄实际,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在纪念馆的成列橱窗里,西路军老战士、红军中唯一的女政治部主任张秋琴在结婚时以及后来在行军途中用过的一张旧毛毯静静的摆在那儿,似乎在无声的讲述着发生在张秋琴老人征战河西时,那一个个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每一件物品,每一幅图片后面都有一个我们深深震撼的故事,让我们对革命先辈顽强不屈的精神深深折服。
革命先辈用鲜血和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我们更要铭记历史,牢记初心使命,增强本领,为中华民族的富强不懈努力奋斗!
走出中国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脑海里满是革命烈士那悲壮的一幕幕,回望着那巍峨庄严肃穆的纪念碑,我们深深的弯下了腰。
(撰稿人:成都市社会主义学院党外干部能力提升第一期培训班,双流区司法局:伍涛)
责任编辑:版权所有 甘肃社会主义学院 陇ICP备14001754号
地址:兰州市安宁西路818号 电话:0931-7784721 传真:0931-7784721 邮编:730070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327号